平菇生长环境及室内床栽新方法介绍

所属类目:种植创业 - 发布时间:2018-06-11

一、平菇生长发育所需环境条件

①营养。

平菇可利用的营养很多,朩质类的植物残体和纤维质的植物残体都能利用。人工栽培时,依次以废棉、棉籽壳、玉米芯、棉秆、大豆秸产量较高,其他农林废物也可利用,如朩屑、稻草、麦秸、玉米芯等。

②温度。

菌丝生长不同种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和适宜温度不完全相同,多数种和品种在5-35摄氏度下都能生长,20-30摄氏度是它们生长共同的适宜温度范围,低温和中低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摄氏度,中高温类和广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摄氏度左右,凤尾菇的最适生长温度25-27摄氏度。

子实体形成和生长正如前文所述,从平菇子实体形成温度上看,品种可划分为几大温型,这几大温型的品种,除高温型的特殊种外,多数种在10-20摄氏度内都可出菇。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子实体生长越快,菌盖越薄,色泽越浅。

③湿度。

菌丝体生长的基质含水量以60%-65%为最适,基质含水量不足时,发菌缓慢,发菌完成后出菇推迟。生料栽培,基质含水量过高时,透气性差,菌丝生长缓慢,同时易滋生厌氧细菌或霉菌。出菇期以70%-75%为最适,大气相对湿度在85%-95%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茁壮,低于80%时菌盖易于干边或开裂,较长时间超过95%则易出现烂菇。在生料栽培中,常采取偏干发菌,出菇期补水的方法,以保证发菌期不受霉菌的侵染,并保证出菇期足够的水分以供出菇。

平菇生长环境及室内床栽新方法介绍

④空气。

平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体在塑料薄膜覆盖下可正常生长,在用塑料薄膜封口的菌种瓶中也能正常生长。而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下菌丝较自然界空气中正常二氧化碳含量下生长更好。就是说,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可刺激平菇菌丝体的生长,但是,子实体形成、分化和发育需要充足的氧气,二氧化碳对其生长发育是有害的。在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不易形成子实体,或子实体原基不分化,或出现二度分化,或大脚小盖的畸形菇等。

⑤光。

平菇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光反而抑制菌丝的生长。因此,发菌期间应给予黑暗或弱光环境。但是,子实体的发生或生长需要光,特别是子实体原基的形成。此外,光强度还影响子实体的色泽和柄的长度。相比之下,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子实体色泽较深,柄短,肉厚,品质好。光照不足时,子实体色泽较浅,柄长,肉薄,品质较差。因此,栽培中要注意给予适当的光照。

⑥酸碱度(ph值)。

平菇菌丝在ph值3.5-9.0范围内部能生长,适宜ph值5.4-7.5。在栽培中,自然培养料和自然水混合后,基质的酸碱度多在6.0-7.5,正宜平菇菌丝生长。但是,实际栽培中,常加入生石灰提高酸碱度到ph值7.5-8.5,以抑制霉菌和滋生,确保发菌。

⑦其他。

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中对空气中-氧化碳、硫化物、乙炔等不良气体敏感。当空气中这些物质的浓度较高时,子实体停滞生长、畸形甚至枯萎。此外,还对敌敌畏过敏,在菇房使用敌敌畏杀虫后,子实体会向上翻卷形成“鸡爪菇”。平菇的栽培 目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内床栽、玉米或大豆与平菇间作、塑料大棚栽培等。

平菇生长环境及室内床栽新方法介绍

二、平菇室内床栽方法

菇房建造:可把现有的空房、地下室等,改造为菇房。有条件的也可以新建菇房。菇房应坐北朝南,设在地势高、 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菇房大小以房内栽培面积20平方米为宜。屋顶、墙壁要厚,门窗安排要合理,有利于 保温、保湿、通风和透光。内墙和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

另外,可建造简易菇房,即从地面 向下1.5-2.0米的半地下式菇房。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间,还可在菇房内设置床架,进行栽培。床架南北排列,四周不要靠壁、床架之间留60公分宽的走道 。上下层床面相距50公分,下层离地20公分,取上层不要超过窗户,以免 影响光照。床面宽不超过1米,便于管理。床面铺朩板,竹杆或秸秆帘等。

培养料:

蘑菇培养料的配方很多,最常用的配方为每100平方米用稻麦草3000千克,菜籽饼300千克,尿素25千克,人粪尿6000千克,过磷酸钙60千克,红灰50千克,石膏50千克。培养料预先要进行堆制发酵,具体做法如下:在8月份将稻麦草浸透,然后选择一块干净的水泥晒场,一层草加一层配方中的其它料,堆至高1.4米、宽2米、长度不限的培养料堆,并在外面覆盖上塑料薄膜。

经3-4天后,堆中温度可升至60-70℃,此时进行第一次翻料,将料内外、上下换位,以后再隔4、3、2天又各翻堆一次。然后将这些料搬入菇房的床架上,并立即加温,进行室内第二次发酵,促使培养料进一步分解,培养更多的菌体蛋白,同时也起防病杀虫的作用。经过两次发酵后,粪草的原来结构已全部改变。培养料连同床架上下长满了白色的有益微生物,这时不仅没有畜粪臭味,相反,菇房内充满了清香味。

播种:当培养料温度降到28℃以下时,把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然后用手拍培养料,使其中75%左右的菌种拌入料内,其余菌种留在料表。盖上湿稻草,1-2天后,菌种块上冒出新的菌丝,7-10天后,菌丝就铺满料面。

覆土:播种后20天左右,当菌丝伸入料内2/3左右时,表面覆盖3厘米左右厚的由砻糠和碎土或砻糠和河塘泥等混合的覆盖土。覆土是蘑菇栽培的特有技术,主要是为了刺激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防止培养料温湿度急剧变化,并有利于支撑菇体生长,为菌丝提供部分营养等。

管理:总的要求是菇房内的空气要新鲜,经常换气,不要或仅要少量光照,早秋和春季遇高温天气要注意降温,冬季要保暖,培养料和覆盖土要经常保持潮湿。

出菇:覆土20天左右就可长成蘑菇。出菇期可从秋季延续到第二年的春季。当子实体长成钮扣大小而未开伞时即可采收。如在开伞后采收,就不能制作罐头,商品性和食用性会大大下降。

4个甜樱桃品种以及南方小樱桃种植技术.视频
特养创业 黑豚饲料人工搭配方案
肉鸡各阶段饲料配方 养鸡管理技术
三种石榴品种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蜥蜴是保护动物吗?是两栖动物吗?
可爱滴鸡蛋糕的手工烘焙制作
蔬菜栽培:山药高产高效栽培” 过五关” 技术要点
芒种时节的蔬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香椿与蕨菜间作模式及栽培技术要点
特种养殖技术:乌龟蛋怎么孵化?
蝎子常见死亡原因及夏季管理预防
揭秘无土栽培技术的优缺点
园林技术 紫花苜蓿栽培种养技术
圣诞花环沙拉的手工制作 图文
【图文攻略】青椒丝炒胡萝卜丝的制做方法
青蟹是河蟹还是海蟹? 特种水产知识
2018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民获得农机补贴将更便利
茶树菇的产地分布及适宜生长条件有哪些?
半夏种子价格及栽植种养方法 中草药栽培技术
玉米褐斑病的预防技术手段 粮油作物
全站搜索
搜索

网站类目

推荐

热点


聚利塔创业中心 Copyright @ 201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