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用条件。
该技术适于规模化生产,栽培田的面积为300~1000平方米。?
2.建造菌畦。
挖深0.2米、宽1.4米、长20米以内的菌畦,菌畦间距0.8米以上,每隔6畦留1条4~6米宽的大型作业道,以利车辆进出。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的栽培田不必留。

3.搭设遮阳棚。
在栽培大田上方2.5~3米处搭设遮阳棚,要求遮阳棚密闭不透光。棚上覆盖1层塑料薄膜,以免淋进雨水。上方再盖1层遮阳网,遮阳棚边缘以超过栽培田周边各3米为宜,使9~16时的阳光无法直射菌畦。春季在棚四周种植长蔓型植物,尤以长葫芦瓜、佛手瓜、丝瓜、南瓜为宜。

4.设置增湿装置。
在遮阳棚四周上方架设喷水管道及单向喷雾头,在遮阳棚内每隔4~5米架设1排双喷头管道。该喷雾头的作用是向遮阳棚内的空间喷水、保湿。(大棚耕作层的肥土,在每1000千克土中加入发酵的牛粪、鸡粪各200千克,尿素10千克。充分拌匀后,喷施600倍的辛硫磷液,然后覆膜。5~7天后,打开土堆,加入30千克石灰粉,拌匀并建堆、覆膜,7天后即可使用。覆土材料可按每100平方米畦床用2立方米覆土的用量制备。
7.栽培管理。
基料的处理按常规方法进行,要求装袋发菌。应创造条件延长发菌时间,一般须延长30天以上,然后按常规方法脱袋入畦、覆土。在自然温度条件下,保持遮阳棚下的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0%即可。

8.注意事项。
①遮阳棚下的空气相对湿度不可过高,中间部位最高95%,周边相对湿度保持在75%左右即可。
②喷水保湿须多次、少量,尽量不使子实体上积聚水珠。
③覆土厚度以2厘米为宜,但若想产出大个头的鸡腿菇,可覆土至4~5厘米。
④当自然风力较大时,可在风来的遮阳棚一边架设挡风草苫或塑料薄膜。3~4级风力时可不采取措施。
————69农村创业网食用菌/蘑菇种植栽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