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材两用竹种” 马蹄笋” 的高产栽种技术

所属类目:种植创业 - 发布时间:2018-06-11

马蹄笋(又名绿竹)为禾本科竹亚科绿竹属植物,是优良的笋用丛生竹种,笋期5-11月。马蹄笋的笋肉厚实、笋质脆嫩,鲜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磷、铁、钙等矿物元素及维生素;且笋体酪氨酸含量较低,加工成的罐头不易产生白色沉淀,为笋中上品,深受群众喜爱,现已成为山区农民发展效益农业、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平阳县是浙江省马蹄笋主产区,是浙江省命名的“马蹄笋之乡”,种植马蹄笋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几年来,根据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平阳县把马蹄笋产业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产业化经营的主导产业来抓。2002年,平阳县鲜笋产量2万t,产值超亿元。到2009年春种,平阳县马蹄笋种植面积已达近4000hm2,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出了一条新路。现将平阳县马蹄笋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造林地选择

马蹄笋喜温暖、湿润环境,怕低温冻害,要求平均气温在18~22℃,最低可耐-5℃低温,年降雨量要求1400~2000mm,喜疏松深厚土壤,怕积水。因此,造林地宜选择土层深厚、温暖湿润、肥沃疏松、排灌方便、腐殖质含量高、土壤酸性至中性的地方。如溪流两旁的冲积地带、水库和池塘周围、房前屋后的零星杂地等,山地造林应选择在海拔300m以下,坡度25°以下的丘陵、平地、溪流两岸、四旁均可栽植。山坡上部、干旱贫瘠、土壤过于黏重或地下水位太高,经常处于积水的地方不宜栽植。

2、整地挖穴

马蹄笋在造林前进行整地挖穴,造林整地分为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3种。全面整地就是全面翻挖种植地,翻挖土壤深度达30cm以上。之后再打塘栽竹,按4m×3m的行株距开挖定植塘,定植840株/hm2。带状整地就是进行等高线整地,采用此法能减少水土流失,确定定植行距带后进行整地,再打塘栽竹。块状整地是针对坡度30°以上的陡坡地,采用此法能减少水土流失。按5m×4m的规格挖好宽60~80cm、深50~60cm的种植穴,挖穴450个/hm2左右;有些地区为了争取早日成林,种植1050株/hm2,株行距为2.6m×3.0m。然后每穴施入优质土杂肥25kg、复合肥500g、钙镁磷500g作基肥,再盖1层薄土备用。在山坡地建园的整地时要注意做好水土保持。

3、科学种植

马蹄笋一般采用一年生母竹移蔸造林,母竹应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的竹丛中选择,被选的母竹宜位于竹丛边缘,因边缘竹受光足、光合作用强、芽眼饱满、蔸部弯曲度大,便于挖掘。马蹄笋种植时间掌握在竿基芽目即将萌动前进行,一般以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阴天或雨后为好。晴天也可移植,植后需灌水2~3d,在气候干旱时不仅在根部附近灌水,也有在母竹顶端截断处的竹节中灌水,以防竹竿干裂、危害侧芽的生长发育。母竹放入土时要使竹蔸不与基肥接触,然后分层填土,边填边踏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浇水后覆松土成馒头形,以防积水烂蔸,覆土比母竹原入土高10cm。干旱山区造林时,可放入适量的保水剂,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4、竹林管理

造林后第1年每株母竹留笋1~4株,选健壮的留新竹1500~2500株/hm2。第2年、第3年每株母竹留笋2~3株,留新竹3500~4500株/hm2。马蹄笋对水分要求较高,在连续晴天或干旱季节,特别是在发笋期间要进行灌溉或浇水,以保证在发笋期间所需的水分供应。在造林1~2年内进行扩塘,对于已死的母竹要及时补上,避免影响成林速度。新造竹林,竹株稀疏,光照充足,易滋生杂草,应尽早清除杂草,保护竹苗生长,每年进行2次松土除草。绿竹从抽芽、发笋到长竹的整个生长过程所消耗的养分,主要是靠其连生母竹来供应,发笋越多,养分消耗越大。因此,在产笋期间要及时科学的补充养分。绿竹笋施肥方法应采取重施基肥,少量多次追肥。每年施肥2~3次,以化肥或有机肥结合施用。同时要培土,可结合9月第2次施肥,在松土施肥后再覆盖3cm土,既能改良土壤,又能提高春笋的鲜嫩度。为了防止或减轻风倒、雪压对笋用竹的危害,应对笋用竹株进行钩梢。钩梢通常在每年新竹长成后的9-10月进行。钩梢时,切不可将竹竿劈裂。钩梢后,每株留枝不少于15盘。整枝宜在新竹枝条已抽出而尚未展叶时进行。

5、病虫害防治

马蹄笋较少发生病虫害,常见的有竹丛枝病、竹煤污病、竹螟、竹蚜虫等。主要防治措施有:营林技术;物理防治如灯光诱杀、蜜源地灭虫;化学防治如采用40%氧化乐果或甲胺磷竹腔注射;生物防治如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峰及苏云金杆菌稀释液喷杀幼虫等。

6、采笋留竹

当竹笋露头或培笋数日时即可采笋。要适时,采笋过早,笋体小,产量低,过迟,虽笋体大,但部分笋体已长出地面,笋质差,笋基老化,笋的食用率也降低。按采里留外,采高留低,采密留稀,采弱留强的原则采笋。采笋时,先用锄头扒开笋周围土壤露出笋体,在距离笋体基部上方2cm处,用笋凿从内向外切下,切口要平滑,且与笋节平行。要保留竿基残蔸1~2个饱满的笋目,以便出“二水笋”。除留养母竹外,其余所出笋全部采除。割笋后一般不要马上封土,特别是6-7月间割笋,由于伤口竹液旺盛,常呈粘液状,需待3~5d粘液自然干燥后方可封土,以免切口感染腐烂。

水果加工:加工制作苹果脆片
果品知识:罗汉果和百香果的区分辨别
手工自制椒盐金针菇的图文教程
肉鸡各阶段饲料配方 养鸡管理技术
蘑菇& 养生 雪莲菌的食用功效与作用
西红柿炒鸡蛋的做法 家庭厨艺
【蔬菜专题】丝瓜高产栽植种养技术
蜂蜜柚子酱的手工加工 图示
中药药膳: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蔬菜栽培:山药高产高效栽培” 过五关” 技术要点
养鱼创业投资的水质要求有哪些?
淡水养殖创业:青鱼养殖技术视频资料
农产知识 桑葚有什么营养价值?
【图文攻略】青椒丝炒胡萝卜丝的制做方法
青蟹是河蟹还是海蟹? 特种水产知识
如何防治空心菜病虫害【空心菜专题】
太子参栽植种养的市场前景【中药材专题】
芽苗蔬菜:花生芽苗菜的种养生产方法
高产高效养蚕新技术 特种养殖
鸡冠花什么时候开 花草园艺
全站搜索
搜索

网站类目

推荐

热点


聚利塔创业中心 Copyright @ 201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