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河蟹死亡的原因 特种水产知识

所属类目:养殖创业 - 发布时间:2018-06-11

秋季是河蟹全年养殖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既是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河蟹极易发生死亡的一个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养殖户稍有松懈,不注意加强管理,往往会造成河蟹的大批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使全年养殖生产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因此,如何增强河蟹秋季养殖管理,预防意外死亡,是保证全年河蟹养殖效益的一个关键,引起河蟹秋季死亡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昼夜温差较大造成河蟹“感冒”从而引起死亡

由于入秋后昼夜温差较大,水体温差变化也大,特别是秋季雨水天气多,雨后水体温差有时甚至会达到9—10℃左右,一些体质差的河蟹对这种较大幅度的温差变化往往很难适应,极易患“感冒”,进而引起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死亡。对这一现象应在日常生产中注意适时调控水位,控制水温剧烈变化,天气变化较大时适当加深水位,此外,水面多留些漂浮植物,如水葫芦、水花生等,对保温控温也可以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因投饵不当引起死亡

入秋后昼夜温差大,气压、水温变化随之加大,河蟹的食欲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过度投喂植物性饲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死亡,出现所谓“胀死”现象。此时应增加投喂小鱼、螺蛳等蛋白质含量较高易消化的饵料,辅以少量植物性饲料,既有利河蟹消化吸收还有利河蟹增肥壮膘;同时注意不投不洁饵料,以免引起河蟹的肠胃疾病。

及时捕捞,预防和减少自然死亡

河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一次次的蜕壳,体积变大,体重增加,进入秋季9—11月特别是“霜降”前后(10—11月)都会有一批二年生的河蟹性腺发育成熟,由“黄蟹”蜕壳变成“绿蟹”,性腺成熟的河蟹由于体内渗透压升高,刺激成蟹进行降河洄游,到浅海去繁殖后代。这就是俗话说的 “西风起,蟹脚痒”,这时如不将其及时捕捞上市,继续留在淡水环境中饲养,极易导致河蟹发生逃逸及不能适应淡水低渗透压,生理失调死亡。现在一些养殖户为片面追求效益往往将已成熟达上市规格河蟹进行囤养,待市场量少价高时进行出售,这时更应注意对性成熟“绿蟹”进行及时分拣抓捕出售,避免因自然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养螃蟹创业专题资料(69农村创业小编供稿):秋季河蟹死亡的原因(特种水产知识)

特养创业 黑豚饲料人工搭配方案
养鸡行业:肉鸡越来越难养的几个原因分析
人工养殖竹鼠和种鼠赚钱吗?利润怎样?
蟑螂人工饲养技术 特种养殖
贵州山区养羊优势 畜牧养殖
君子兰养殖方法视频 创业资料
2018年饲养竹鼠有销路吗?
雏鹅的饲料配方 家禽养殖
特种养殖:蚂蝗 水蛭 吃什么食物?
响尾蛇是什么蛇? 生物科普知识
图:红枣豆浆的手工自制做法 饮品
图示饮品制作:哈密瓜沙冰的自制做法
鲢鱼和鲶鱼的区分辨别 水产养殖知识
水产品:田螺的厨艺做法大全 膳食
特种养殖技术:乌龟蛋怎么孵化?
养猪技术:增加母猪泌乳量的7个方法
特养项目 哪些人不适合饲养豪猪
淡水养殖创业:青鱼养殖技术视频资料
特种水产品 娃娃鱼应该怎么宰杀?
如何高效饲养青蛙?【特种养殖创业项目】
全站搜索
搜索

网站类目

推荐

热点


聚利塔创业中心 Copyright @ 201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