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泥鳅"品种从何而来?其表现又如何?
台湾泥鳅,原生种是台湾真鳅,属于大家所知道青鳅的一种,现在从事这种泥鳅饲养的业者比较少,主要作为出口日本,采合约定量式饲养 。现在各泥鳅QQ所说的台湾泥鳅品种,是台湾现今主要饲养的泥鳅品种,大部分集中在台南一带,其次是屏东县,总面积约略为150甲(约等于公顷),这种泥鳅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种泥鳅并非台湾原生种,而是在1990年左右,从大陆进口来的,那时候运送黄鳝的包装里放数尾泥鳅,目的是减少黄鳝运输死亡。
最早是由台湾苗栗县的一个业者进行这种泥鳅繁育饲养,第二年发现这种泥鳅在台湾适应的非常好,并且成长非常快速,接下来就开始推广饲养,又因为台湾南北气温有所差异,越南面越温暖,所以地处台湾南部的台南及屏东成为这种泥鳅的饲养产地了,苗栗及其他地方却没有这种泥鳅的饲养场,这就是气候造成的。

到底有没有台湾泥鳅这一品种呢?看完台湾泥鳅的来历是不是了解一些了呢?台湾泥鳅长的到底如何?
台湾泥鳅确实比大陆泥鳅成长快速,一年之内。10-12个月的饲养周期,可以进入一斤10尾以内的个头,至于QQ盛传三个月可以长到一斤20尾以内,这是绝对的瞎扯(实验特殊饲养环境不在此限),真实情况绝非如此。是什么因素造成台湾泥鳅成长快速呢?简单地说,是气候第一,饲料第二,管理第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下一篇再行叙述,以免混肴这篇的主旨)没了这三个条件台湾泥鳅到了大陆也是一个样的慢,有了这三个因素,大陆的泥鳅来了台湾饲养还是一样的成长快速,这也就是南橘北枳的道理了。
——泥鳅特种水产创业专题资料(69农村创业网小编供稿):水产养殖:台湾泥鳅的品种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