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转潮的加快促进措施

所属类目:种植创业 - 发布时间:2018-06-11

1.及时清理料面。

子实体菌盖直径达1—1.5厘米、菌柄长14—15厘米时采收,采收后及时清除料面上残留的菇脚及小菇,剔除个别料面上板结的老菌丝,尽量减少机械损伤,保护好原有菇原基。

2.适当通风降温。

在出菇阶段,为了采收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金针菇,一般在菌袋上覆盖一层地膜,以保证金针菇生长所需的湿度,并创造一个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微环境。但高湿度、高二氧化碳浓度又不利于重新催蕾,可在早晚揭膜通风透气,使其尽快形成原基,加速转潮。

3.给予微弱的散射光。

金针菇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形成菇原基,但形成的数量远不及在微弱散射光环境下形成的多,因而在转潮时要给予一定的散射光,“三分阳、七分阴”的环境可加快菇原基分化,使其形成菇蕾。

4.合理调控温度。

金针菇原基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3—15℃。如果气温偏高,可在菇房空闲地加大喷水量,全面通风降温。应注意的是,温度高时湿度不能太大,否则会使菇脚变黑,绒毛增多,进而引起病害。如果气温偏低,可以喷洒热水或给菇房加温,以避免因温差过大而延缓菇原基的形成,影响菇蕾的生长,不利于转潮。

5.培养料的含水量要适宜。

培养料的含水量必须达65%—70%时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及后期顺利转潮。如果培养料较干,可一次在袋内加入较多的清水,2—4个小时后倒出多余的水,每袋补充50—100毫升即可。

6.掉头出菇。

第二潮菇采摘后,应掉头在另一端出菇,可使转潮加快,产量与第一潮菇相当。但要注意的是,菌丝没有发透或有杂菌感染的菌袋不宜掉头出菇。

7.防四周出菇。

袋栽金针菇常出现四周出菇,中间没有或很少出菇的现象,可在培养料中加入20%的杂木屑,不仅可防止四周出菇,还能促进菇原基的形成。
范大龙

————69农村创业网食用菌/蘑菇种植栽培专题。

水蛭会不会钻入人体?
蜥蜴是保护动物吗?是两栖动物吗?
蔬菜栽培:山药高产高效栽培” 过五关” 技术要点
富贵竹能长多高? 园艺花卉知识
养家禽创业:养鹅技术和利润介绍分析
图文 手工自制麦酱的方法
新生犊牛管理措施 家畜养牛
家禽养殖 鸭的常用育雏技术
冬季如何让猪舍保温又通风?
【水果专题】火龙果产地在哪里?
图文教你怎么做美味” 五香鲅鱼”
金针菇发菌期的管理关键措施
日光温室蔬菜栽种的分阶段管理技术
观赏鱼:绿河豚的合理饲养方法
蝴蝶的寿命多长? 生物科普知识
蜈蚣的四季饲养管理要点
大肉食鸡品种1-14日龄的管理关注点详解
花木知识:文竹长高如何处理解决?
多肉植物:冰灯玉露怎么养 栽培技术 ?
园艺农技 文竹的种子如何种养?
全站搜索
搜索

网站类目

推荐

热点


聚利塔创业中心 Copyright @ 201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