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专题:大棚蔬菜栽植管理方法要点

所属类目:种植创业 - 发布时间:2018-06-11
  • 1、通风要分次进行
  • 2、增光是必须的
  • 3、棚内悬挂湿度计

1、通风要分次进行

当大棚夜温低、湿度大的时候,由此造成大量的雾气在蔬菜的叶片上及果实表面凝结,易出现结露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通风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在晴天刚揭开草苫时,棚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为保证棚内蔬菜对二氧化碳的需求,不使二氧化碳因通风造成浪费,这时不要急于通风,而应在揭开草苫后1小时再通风。通风时先开小口,这时的主要目的是缓慢排出棚内的湿气,防止果实表面的露水急剧干燥导致裂果。随着棚内温度的升高,再逐渐将通风口加大,以利于棚外二氧化碳进入棚内,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到下午也不要一次性将通风口关闭,因为通风口关闭后棚内的温度又会上升,这样覆盖草苫后容易导致夜温过高,加大植株对叶片制造有机物质的呼吸消耗。应逐渐将通风口关闭,可先将通风口关闭一半,30分钟后完全关闭通风口。也可先将通风口关闭,然后再将通风口打开通风降温10~15分钟,如此重复两次,当棚内温度稳定在15℃左右时即可将通风口完全关闭。

如果遇到连阴天,外界温度较低时,大棚应以保温为主,但不可因此不通风。如果不通风,棚内湿度过大,就会为病害的浸染、传播提供条件。

通风应在中午12时至下午2时进行。将通风口开到宽10厘米即可。每次通风10~15分钟,每20~30分钟通风1次,连续通风2~3次即可起到很好的降湿作用。

2、增光是必须的

进入冬季以后,光照不足就成为影响蔬菜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多数菜农都知道在棚内设置反光幕有利于蔬菜的生长。但是有的菜农将反光幕挂得太低,蔬菜植株容易将光挡住,导致反光幕的使用效果差。在张挂反光幕时。应将宽1~1.2米的反光幕挂在后墙1.7米高的地方。不可将整个棚的后墙都悬挂反光幕,以防降低后墙的储热量。

像黄瓜、丝瓜等需要较强光照的蔬菜。可在棚内安装专门的补光灯,补光2~3小时。延长蔬菜的见光时间,以促进蔬菜有机物质的积累。提高产量。

3、棚内悬挂湿度计

控制湿度是冬季蔬菜管理的重点之一。现在。不少菜农知道棚内湿度在70%~80%是比较合适的。但因为很多棚内没有悬挂湿度计,菜农不能准确把握棚内湿度,导致病害多发。因此,应在棚内悬挂湿度计,这一点对于种菜新手来说尤为重要。当棚内湿度过大时,菜农除可通过通风降湿外。还可向地面撒施草木灰降湿。

4、黄瓜落蔓时的管理很重要

季节不同,黄瓜落蔓高度有别。

黄瓜要落蔓,但很多菜农都不清楚究竟要落到多高才合适,有的菜农将瓜蔓落到1.7米,有的落到1.5米,有的甚至落到1米多一点。

黄瓜蔓究竟落到多高才合适呢?笔者在寿光市孙家集街道蒋家集村采访时,菜农蒋清山告诉笔者:“黄瓜落蔓很重要。最好不要等到黄瓜蔓乱了时再落蔓,应提早进行。而且。冬春季、夏秋季不同季节落蔓时,高度应有所不同。

其实这还得从棚内的温度说起,温度高了,黄瓜长势就快;温度低了,黄瓜长势减弱。在夏秋季节,棚内温度较高,黄瓜长势较旺。此时要勤落蔓,一般每隔10天左右就得落一次,每次落到1.3~1.4米就行,因为即使落得稍低些,过不了几天就能蹿起来。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此期黄瓜生长速度较快,每次落蔓时也最好不要超过50厘米,以免影响黄瓜的正常生长。

而在深冬季节,棚内温度较低,黄瓜本身长势就慢,如果再遇连阴天,黄瓜极易出现封头现象。此时落蔓时要掌握“小动大不动”的原则,一般将黄瓜蔓落到1.6米以上为宜,前后两次要掌握好时间。此外。因为落蔓对正在生长的黄瓜来说,会抑制顶端优势,延长封头时间。所以,在深冬季节,一般每次落蔓不得超过30厘米。

黄瓜落蔓时,不能一次把蔓落得过低,有的菜农甚至落到1米左右,这是错误的。因为一棵黄瓜要完成正常的光合作用,要求功能叶必须保持在16~20片之间。而把黄瓜落到不足1米时。植株上充其量也只有10片功能叶,影响产量是必然的。

 

4个甜樱桃品种以及南方小樱桃种植技术.视频
饮食养生 石榴的食用功效与作用
三种石榴品种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水生蔬菜膳食:茭白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蔬菜栽培:山药高产高效栽培” 过五关” 技术要点
芒种时节的蔬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香椿与蕨菜间作模式及栽培技术要点
揭秘无土栽培技术的优缺点
蔬菜农产:油麦菜的食用功效与作用 膳食知识
园林技术 紫花苜蓿栽培种养技术
【图文攻略】青椒丝炒胡萝卜丝的制做方法
茶树菇的产地分布及适宜生长条件有哪些?
蔬菜加工:低油版烧茄子的图解做法
半夏种子价格及栽植种养方法 中草药栽培技术
白附子的几种间作栽培模式
岳阳澄潭休闲度假村介绍 湖南农庄
冬季栽培管护食用菌的安全防范措施
花木:新玉缀的栽种技术方法 园艺知识
冬季如何让猪舍保温又通风?
【水果专题】火龙果产地在哪里?
全站搜索
搜索

网站类目

推荐

热点


聚利塔创业中心 Copyright @ 201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