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黄鳝常见疾病的生态措施手段有哪些?

所属类目:养殖创业 - 发布时间:2018-06-11

防治黄鳝常见疾病的生态措施手段有哪些? 归总如下:

感冒

【病因及症状】

由于水温骤然变化超过±5℃,使正常的生理因素跟不上体外温度的变化,引起黄鳝身体皮层渗透不平衡和体液代谢受抑制,体温调节通路闭塞。发病时黄鳝皮肤失去原有光泽,严重者呈休克状态。此病多发于夏季。

【防治方法】

①加强水温、水质控制,换水时水温温差不超过±5℃。②换水时,水应先冲入池中的缓冲坑中,并以细流注入。③所换新水,每次不可超过全池老水的1/3,综合状况好时或水体水质极度恶化时,可适当多换一些,但注水不可太急。

发烧病

【病因及症状】

该病主要是由于人工放养密度过大又不及时换水,致使黄鳝分泌的黏液大量积聚、发酵、释放大量热量而使水量骤升,水中溶氧下降,抑制和破坏了黄鳝的正常代谢而引起黄鳝发病,病鳝表现为离穴、神经质窜游、相互缠绕翻滚、体表黏液脱落、头部肿胀、极度不安等。

【防治方法】

①更换池水,同时进行水体增氧。②降低放养密度,及时换水。③用0.07%浓度的硫酸铜水溶液按每平方米水体5毫升的用量泼洒全池。④混养部分泥鳅,以增加水体自净能力。

萎缩症

【病因及症状】

由于放养密度过大,饵料不足,小黄鳝受到大黄鳝的压制,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鳝体萎缩,病鳝体色发黑、消瘦、头大身细。严重时会丧失食欲,最终死亡。

【防治方法】

①提供充足饵料。②严格进行分级饲养。③饲料久缺时可降低放养密度。④发病早期及时增加新鲜饵料,如蚯蚓、蛆等。

缺氧症

【病因及症状】

由于鳝池内水体温度较高,各种理化反应加剧而没有及时处理,使水体溶氧下降,造成缺氧。此时黄鳝无法抬头呼吸空气,使机体呼吸功能紊乱、血液载氧能力剧减而导致头脑缺氧。病鳝表现为频繁探头于洞外甚至长时间不进洞穴,头颈部发生痉挛性颤抖,一般3~7天后陆续死亡。

【防治方法】

①严格进行水质测控管理,保持水体的综合缓冲能力。②高温季节时,要及时采取增氧、降温等措施,预防疾病发生。③发病后要立即换水,同时进行水体增氧。④及时捞出麻痹瘫软的病鳝,以减清水体承载负担。

铁线蕨花语是什么 花草文化
青铜火鸡与美国尼古拉火鸡品种介绍
野鸡发生眼病症状及预防方法
獭兔蛲虫病的防治方法措施手段 养兔专题
养家禽创业:养鹅技术和利润介绍分析
手工饮品:香浓花生牛奶豆浆的图示制作
食用菌 怎样和用木屑和棉籽壳瓶种灵芝
养牛知识 牛的年龄怎么看?
农业害虫知识:蚂蝗的天敌是什么?
观音竹叶子发黄如何处理解决? 苗木花卉知识
花木园艺 铁线蕨能放在室内吗
养猪专题:猪高热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何为中蜂围王?其诱发原因与处理方法是什么?
养鸭技术 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法措施手段
红薯绿豆豆浆的手工做法 图文演示
花木知识:滴水观音为什么会滴水?
猪丹毒预防技术手段 养家畜技术
如何预防苦瓜白粉病?技术措施有哪些?
狮鬃水母的毒性有多大?还有那些毒性水母?
粮油农技:如何对小麦种子的优劣进行鉴别
全站搜索
搜索

网站类目

推荐

热点


聚利塔创业中心 Copyright @ 201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