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网店卖山野蜂蜜的成功创业致富故事

所属类目:电商创业 - 发布时间:2018-06-11

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视频:女孩回山创业遭到质疑之后(20120810) http://tv.cntv.cn/video/C10463/beff20fd885e4ecebf419f0bf91b8200 *** src="//player.youku.com/embed/XMTY5Nzk0ODIzNg==?client_id=d0b1b77a17cded3b"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true">

眼前的这个女孩就是赵海伶,记者跟她一起赶了三个多小时的山路,从青川县的乔庄镇来到这里,等天黑后到农户家里收购野蜂蜂蜜。

夜幕降临后,收蜂蜜的行动开始了。

记者:每次取蜂蜜都是晚上来吗?

赵海伶:因为这个蜂子是他们自己招的,如果说白天来取的话,光照太强,蜂子是会追人的,因为这种蜂子不是买进来的蜂,他是在山里面自己招的,所以说野性很强的。

记者发现,来收蜂蜜,赵海伶还带着相机,随时准备拍照。

记者:你刚才拍下来是干什么?

赵海伶:拍照片吗?

记者:对呀。

赵海伶:传网上,因为我今天在这边,但是买东西的人不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取出来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够看到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来之不易的。所以我就要拍照传网上,写博客或者发微博什么的。

发微博,写博客,这些当下很潮的词汇跟眼前的山村很难联系到一起,就连当初赵海伶回来创业,也被大家看作是件不靠谱的事儿。

赵海伶的母亲罗晓华:怎么在家里还能做生意,我说这是不是天方夜谭,夸夸其谈啊,我说怎么可能啊!

村民张洪满:按我们农村说的,不咋相信,看起来一个女娃,万一是,按我们农村人说的,骗人的。

赵海伶: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青川,是家乡的坚强和朴实触动着我,青川有很多很好的特产。

这是2010年四川卫视拍摄的公益广告,赵海伶被选为汶川地震后回家乡创业的典型,那时,她回家乡创业还不到一年。

21岁的赵海伶就是干着一件被大家认为不靠谱的事儿,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让自己和这大山里的产品一起出了名,年销售额达到六百多万元,还带动当地六百多户村民致富。

村民:比较厉害,是我们青川的巾帼英雄。

村民:我们羡慕得不得了,我们这个店该怎么做,想着有这么个能干女孩儿就对了。

那么,赵海伶究竟做了什么,她又是如何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呢?

这里是四川省青川县,赵海伶就出生在这里。赵海伶家境比较优越,家里经营着一家饭店,12岁就被父母送到绵阳市上学,她寄托着父母走出大山的希望。

赵海伶:我回来的时候,父母是非常反对的,他们觉得花了血本让我在外面生活了那么多年,希望我能够在外面有一个好的工作,成立一个好的家庭。

然而,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彻底改变了这个年轻女孩的人生轨迹。

赵海伶:我当时在学校,知道家里地震了,我就给我父母一直打电话,打不通。

电话打通了,赵海伶却更加紧张了。

赵海伶:我不知道是串线了还是怎么样,我就听到对面在哭,然后就没有声音了,我当时就彻底崩溃了。

当时,赵海伶正在成都市的四川外国语大学上大三。五天五夜后,赵海伶终于打通了母亲的电话。

赵海伶:五天五夜那种折磨和痛苦,我觉得一辈子它是有一个很深的影响。

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亲情,只要能跟父母在一起,和家人在一起,我觉得其它东西真的一点都不重要了。

作为重灾区的青川县,地震后的条件非常恶劣。赵海伶要回家创业,家人和好朋友都非常反对。

赵海伶的母亲:出去就出去了,在外边发展多漂亮,多好啊,我面子上多好啊。她回来就感觉到,真的,心里就没有面子的感觉。

朋友李泓毅:不知道她能干什么,那个地方,她学的那个外语,我觉得也用不上。我们当时还跟她开玩笑,就说,你去你他*的餐厅,不是为了接待外宾。

2009年7月,赵海伶回到家乡后,究竟能做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先是在家里的饭店帮忙。

两个月后,赵海伶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要开个网店,通过互联网卖家乡的土特产。野蜂蜂蜜、竹荪、椴木木耳等,都是生长在青川大山里的珍稀产品。

赵海伶:我以前上初中的时候,经常这个同学的父母让我带一点青川木耳,这个同学的父母让我带一点竹荪,我都记得我带了很多很多次,其实外面还是有很多人是认可的。

赵海伶决定开一家网店,专门销售青川的山货,把这些产品的照片放到网上介绍出去,顾客想要购买时,再把商品邮寄过去,然后通过银行和互联网付款。

赵海伶:我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做,多的没有想,就觉得可以,然后就开始了这么两年半的一个创业。

那个时候,网络购物已经盛行,买家和卖家不用见面就能完成交易。只要能上网的地方,就可以开网店,甚至可以24小时不停营业。赵海伶认为自己又在成都生活多年,了解城市人的消费习惯,一定能把网店经营好。

赵海玲为自己发现的这个商机激动不已,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她将要遇到的困难也像家门口的大山一样,层层叠叠,连绵不断。

2009年赵海伶回家乡创业时,青川县还处于灾后重建时期,因为余震不断,经常断水断电,连正常生活都成问题,又怎么创业呢?

赵海伶的母亲:什么电子商务,听都没听说过,怎么在家里还能做生意?我说这是不是天方夜谭,夸夸其谈啊,我说这怎么可能。

朋友李明路:至少要找一个交通比较发达的地方开网店,我也不敢选择在这里开网店。

家人和朋友都觉得不靠谱的事,赵海伶却一定要试一试。谁都没有想到,这一试,真的就给赵海伶打开了一扇大山里的财富大门。

开网店,就需要在网上和顾客聊生意,而经常的断电、断网,让赵海伶只好采取“流动式经营”。家里断网了,就跑到网吧办公;网吧停电了,赵海伶就到朋友的单位上网。

赵海伶:当时那个冲劲,我现在想到,我觉得我以前太吓人了。当时,我们地震以后,很多人是必须要重建家园的,为了重建家园自强不息的精神其实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累点苦点倒不算什么,但接下来赵海伶遇到的一个问题,却让她犯难了。这个问题关系着网店的生死存亡,而这个难题仅靠她自身努力很难解决。她面临着收货难的问题。

刚刚创业的赵海伶是个光杆司令,她经常要一个人上山,挨家挨户收购土特产,每次进山都要步行两个小时以上,山里的农户住得又很分散,从一家到另一家也要几十分钟。天气好还能应付,要是赶上余震、泥石流或是下大雨,那上山收货的赵海玲有时就变成了上山探险。

赵海伶:像我们以前刚刚地震以后,石头非常非常松,像我们经常会出门啊,路上会遇见像这么大的石头,全部掉下来,比车还大。像我们有的时候晚上回来,就是说下过雨的话,路很险,上面会掉石头,但是比坐车要安全一点,因为可以躲。

这还不算什么,让赵海伶感到更难的是如何取得山里农民的信任。现金收农户家里现有的土特产当然没问题,但想说服他们扩大种养规模,保证持续的货源供应,却比登天还难。

村民李强:你让我养我就养,我养出来的东西卖给谁呢?如果我卖不出去,这个东西呢,你还是要投入一定成本。

村民马术强:我肯定不太会相信她。

记者:为什么呢?

村民马术强:她年纪那么小,哪会做生意。

一直以来,当地就没有人能把山里的土特产生意做出名堂。农户们觉得赵海伶这么年轻,更没谱,没人打算与她长期合作。赵海伶来一次,农户就卖一次,对于签合同订货,他们很担心。

赵海伶:比如说质量不好,非要让你买,我肯定不买。觉得我这个人怎么这么不靠谱。你跟他交流,你扩大或怎么样,他会觉得我完全在讲天书,不会相信你的。

赵海伶只能多往山里跑,一家一户地零散收货。可是,这样的工作量太大了,而且还不能保证货源的及时供应。一种从没有过的压力,让赵海伶喘不上气来。

赵海伶:我要做很多很多事情,每一个事情都是我在做,我又是老板,又是快递员,又是包货的,又是收货的。

收货难的问题让赵海伶疲于奔命,眼看着到手的订单却没货卖,而断货又会导致顾客的流失,并影响网店信誉。

有时候,为了留住客户,赵海伶只能高价在镇上的集市上收购土特产,赔本赚吆喝也是被逼无奈。可就是这个无奈之举,却让赵海伶找到了一个办法,靠着这个办法,彻底解决了收货难的问题。她究竟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2009年9月的一天,网店上有顾客想要买竹荪,但是竹荪已经快过季了,赵海伶的手里也没有了现货,她就跑到集市上碰碰运气。

这家市场就是当时赵海伶去找竹荪的市场,也是镇上唯一的集市。赵海伶在集市上找了一大圈儿,发现只有这个叫王文德的人店里有竹荪。

赵海伶:我们这边的货很零散,36个乡镇可能每个乡镇都有,但是如果说靠我们挨家挨户去跑的话,那不知道货要跑多久,就是我们在整合货源的过程里面,这个人一定是要足够强大的。比如说,他对农户的认识和接触的货源,还有对货的协调的一个能力,必须要有十多年的一个经验。

王文德正是这样的人。赵海伶了解后发现,靠着十几年的信誉,王文德可以很容易地说服农户扩大种养规模,保证货源的持续供应。但王文德只是在集市的店里卖土特产干货,没有做大的意识。

赵海伶感到,如果能与王文德建立合作关系,货源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赵海伶非常兴奋。她给王文德讲了自己在网上卖货的情况,王文德却听得一脸茫然,也提不起兴趣。

赵海伶:我说我是通过网络来卖货的,我说可能最开始那个订单不是很多,但是如果说慢慢做好了的话,可能有一些东西你是想象不到的。其实在我最开始我说这些话的时候,其实也没底。

土特产经营商王文德:不晓得她是做什么的,小孩嘛,她的一个激情,是不是当时一种心情,图新鲜,图热闹那种。

“上赶子不是买卖”。怎么说服王文德同自己合作呢?

赵海伶并没有马上说出跟王文德合作的计划,而是尽可能地在王文德那里拿货,增加接触的机会。慢慢地,王文德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开始欣赏起这个做事认真又能吃苦的小姑娘。

赵海伶:我记得,我当时每一天我会花四五个小时去选,不管是木耳还是菌子之类的。

土特产经营商王文德:零下30摄氏度以下,真正地守在外面,弄上几个小时选木耳。

赵海伶:他也知道的,他做土特产做了几十年,他都没有看过像我这么努力的,这么有耐心的,可以蹲在那边一句话不说,可以待四五个小时,也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慢慢地,他的信心是根据我的一些销售而变得越来越有憧憬了。

土特产经营商王文德:通过和她合作,我们的销量和自身利润肯定有所提高,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对于赵海伶开网店卖土特产的生意,王文德开始的时候还是将信将疑,但赵海伶却不断地从他店里进货,而且量越来越大,王文德有了和她长期合作的念头。

2012年6月17日,记者采访时,赵海伶和王文德恰巧到山里收购村民刚采摘的竹荪,记者也跟着一探究竟,颠簸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到了这个村子。

王文德和山里的这些农民很熟悉,由他出面收货,自然事半功倍。

村民马术强:一般都卖给刚才来的王老板。

记者:有别人吗,零散过来买的?

村民马术强:一般的生意人,我们都不相信,我们只相信他。

帮赵海伶上山收货,王文德扩大了自己的销量。不是特殊情况,赵海伶也不用每次都像这样亲自上山收货了。

赵海伶:王叔就是我一个大采购,他帮着我去青川找最好的山货。

记者有些好奇,同样是来自青川大山里的土特产,为什么赵海伶能比别人卖得好呢?

记者发现,赵海伶有个习惯,她总是把每天的事情用相机拍下来,放到自己的店铺上,或者写成博客,发微博。

这种无意间的举动,却给赵海伶带来了很大的收获。这是赵海伶的网店,可以看到很多以往收山货时候的照片。

赵海伶:我当时看博客写了没多久,点击率都过三十多万了,我说还有这么多人在看。其实对这个东西也没有特别敏感,我要通过这个东西去营销,去怎么样,去怎么样,反正就是每天坚持去写。

三十万的点击量,就意味着有近三十万人看到了赵海伶收山货的经过以及她的创业经历。博客、微博,都为赵海伶的网店做了免费广告。

2010年,赵海伶的网店年销售额已经有三百万元,但她并不满足,她酝酿着更大的财富计划,也就是这个计划,让赵海伶的销售额在2011年突破了六百万元。这是一个什么计划呢?

这些蜜蜂是山里的野生蜜蜂,它们采集山上的野花酿蜜,酿出的蜂蜜就叫土蜂蜜,非常畅销,销售额占到赵海伶网店的一半以上。这种蜜蜂,需要农户自己建好蜂箱,吸引它们来筑巢,因为养殖难度大,很多农户都不愿意养。

村民李伟:养蜜蜂不会像种茶叶那样收入有保障,养蜜蜂风险要高一点。

村民冀学明:发展不起来。

记者:为什么啊?

村民冀学明:有些蜂子要得病,有些时候没有,死了,跑了。

赵海伶想以“公司+农户”的形式,稳定土蜂蜜的货源,可农户们都不愿意养,这该怎么办呢?

这个人叫李先富,他养蜂二十多年,技术好,经验丰富,规模在当地也是最大的。2010年的一天,赵海伶找到了李先富。可李先富跟当地很多人一样,不了解网店,也不相信年轻的赵海伶能从网上把产品卖出去。

赵海伶想让李先富这位养蜂能人撬动当地农户的养蜂热情,可让李先富做这件事的热情又由谁去撬动呢?

赵海伶想到了李先富的儿子李明超。李明超早就听说过赵海伶在青川开网店很出名,当赵海伶找到他谈合作成立野蜂基地,赵海伶负责销售时,李明超动心了。

合伙人李明超:很聊得来,如果我们帮她做了这个事情的话,我们也有利润,她就会发展得更好,这样对我们也有非常大的好处。

赵海伶:首先我觉得年轻人,这个东西很好沟通。

合伙人李明超:基本上都是我先和我老爸沟通,再来给她反馈,反馈之后如果可以,然后她再和我一起去跟我老爸商量。

就这样,在三个人的反复商量后,成立基地的事终于开始运作了。李先富负责说服农户养蜂,并提供技术指导,赵海伶负责销售。

现在,赵海伶的网店在青川已经很有名气,她不仅实现了她回家乡创业的梦想,还带动了大学生就业,并帮助当地六百家农户实现了增收。

2012年6月8日,赵海伶的第一家实体店在绵阳市开张了。实体店可以让顾客先看到土特产的实物再购买,赵海伶网店的名气也促进了实体店的销售,而赵海伶也成了自己品牌的代言人,这个80后姑娘也正在为着更大的梦想而努力。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69蔬菜加工专题:苦瓜加工制作饮品及小食品
图文:手工自制小米蜂蜜戚风的方法
蜂蜜柚子酱的手工加工 图示
自制百香果果汁 饮品 的手工方法
黄瓜柠檬汁 果蔬汁 的家庭做法
央视农村创业人物:养泥鳅致富[故事]
蜂蜜柚子茶的七种做法 食品& 农产加工
图文:焖烧杏鲍菇的手工制作教程
自制爆浆蜂蜜凹蛋糕的手工做法 图文
春天蜜蜂的繁育技术 养蜂知识
图文教程:蜜汁烤玉米的自制做法
蜂蜜黄豆绿豆豆浆的手工做法 图示流程
国家对贫困户扶贫贷款政策有哪些条件?满足哪些条件?最高贷款是多少?
手工自制一份芹菜汁雪梨 果蔬汁
图解:柚子蜂蜜迷你玛芬的手工自制法
金桔蜂蜜茶的手工自制 图示做法
白芝麻瓦片酥的图示手工做法
图文:家庭制作蜂蜜西柚酱的方法
青蜜阳光西米捞的图文演示做法
蜂蜜百香果饮 饮料 的手工制作教材
全站搜索
搜索

网站类目

推荐

热点


聚利塔创业中心 Copyright @ 2017-2022